我插队在徽州的年代,是人民公社时期。
那时候的徽派民居,虽然已经没有古民居的情趣了,却也是粉墙黛瓦,木门木窗,只是格局简单多了。许多民居都是靠着路边盖的,从外面看上去,两扇高高的小窗户,中间是一扇门。虽然略显同质化,但坐在汽车里面看,简直就像一张张人的脸——两扇小窗户是人的两只眼睛,门便是嘴巴鼻子了。因为窗户的距离拉得开,每张脸都像是《胖大嫂回娘家》里面胖大嫂的脸,略带微笑,夹道而列,简直就是夹道欢迎的队伍。坐长途车,常常晕车,看着公路两边的胖大嫂在微笑,便也是一种安慰。
这样,便隐隐地觉得徽派民居有点女性化了。后来,在休宁县城,看见三进五进的多天井徽派古民居,庭院深深,屋宇森森,觉得真是了得,虽然里面住着七十二家房客,可抬头一看,那髹上桐油的粗壮的冬瓜梁,天衣无缝的雀替和斗拱,都仿佛是高高在上的一双双眼睛。因为高,加上许多人家大门前还有壁照,让人无端地生出敬畏或者说畏惧之心,以及重口味故事的遐想。这样的屋子,就是有精致的三雕,也像一个沉默不语带着威严的男人了。
要说,建筑是没有性别的,每一座屋宇下都是庇护着许多男人和女人,每一座桥梁也都默默承载着男女老幼经年的步履。但是特地为女人而立的建筑,也许只有古徽州才有。几年前,我曾经很矫情地罗列了与徽州女人的一生有关的徽派建筑——从碧玉年华的女孩学习针黹的美人靠,跑马楼,小姐绣楼,到送别丈夫的廊桥,一直到离去后的贞节牌坊和女祠。
位于黟县西递的小姐绣楼,当是现在人命名的。其实它就是胡姓大户人家楼上的一处小小的观景台,可能也就是用来通风透气观景的晒台。或许,这户人家几代小姐,每当在春暖花开的时候,坐在上面的美人靠上做针线,观景,打盹,发愣,思春。但是绝不会在某一个节日里——由这家人家的小姐兴奋地将一个火红的绣球抛向下面,下面有众多的后生在伸手期盼,抢到了绣球的便成了这家人家的乘龙快婿。
这个观景台在当时是没有这个功能的,那个时候徽州人家的婚娶,都是繁复的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八字相配,是慎而又慎的人生大事。现在人为了旅游的需要,将这个观景台变成了小姐抛绣球的地方——也无妨,那么多年轻后生买不起房,在这里却可以接到小姐的绣球,做做入赘的梦。在梦中,房子的首付和按揭都免了。猪八戒做梦娶媳妇,好歹也是心理释放。只是,现在人们赋予这个小姐绣楼的寓意和真正的徽州民俗,是两股道上跑的车,几近背道而驰。
其实,这里真正为女人兴土木而建的是贞节牌坊,这样的牌坊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有,徽州最多,它多半是用冰冷的茶园青石堆起三间四柱的牌坊,独自凛凛地高悬于乡野,旌表着忠贞于夫家的女人,意在昭示榜样的力量。
得到这种旌表的女人,她的婆家娘家宗族都会门庭生辉脸上有光,多少不同年龄的女人会因此而前赴后继地竞相守节——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。她们甘愿地看着自己的热血在孤灯寒衾中一点点地冷去。
现代人从这样精神图腾的下面经过的时候,即使是艳阳高照,即使是蝉声四起,都会感觉到这种茶园青石的刺骨的寒。
至于女祠,可能仅限于古徽州了,其他地方几乎没有。按说,在那个年代,女人生前和身后是不能进祠堂的。徽州是礼仪之邦,讲究慎终追远,对祖先的膜拜和追思,让他们在富裕起来之后,想到了,家族里孕育过他们的太祖奶奶祖奶奶和奶奶。幼承母慈,长承母训。当然还有贞女烈女节女这些榜样祖先,便盖建了女祠,她们的牌位便理直气壮地在女祠里接受后代的供奉和瞻仰。
像很多古代的徽州女子都读过私塾一样,你很难说明在这样一个地方,为何竟然会盖起带有女权主义色彩的女性祠堂,虽然是地域个案,到底给人有了一点点温暖的感觉,严酷的三从四德下的一朵小小的奇葩。
按说,中国古代社会过去是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”。二程是徽州人,朱熹也是徽州人,徽州受到的影响最大,成了理学的集散地,无形中也起了模范带头作用,礼——早早地下庶人了。离古徽州不远的勤劳善良的祥林嫂,因为是寡妇,鲁四老爷竟然认为她是伤风败俗的,过年的祭祀品都不让她沾手,她便念叨着,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来赎罪。
徽州的郑村有一个长长的巷弄,高大深远。其实是由两户大户人家的封火山墙组成,据说后来成了大户人家小姐夫人上轿下轿的地方,也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约定俗成。是啊,那个年代,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上轿子出门下轿回家怎么能让人看见呢?
这段传说未见记载,只是耳闻,却很相符——于古徽州,是情理之中。
而徽州的许村,至今还留有一处建筑,是一处密闭的围墙,这堵没有门的围墙,这也是一位女性的独创。她的丈夫去世后,为了表示贞洁,她决定的后半生足不出户了。大伯子一家人给她送饭都是从围墙上面用绳子吊下去,她完全是自觉自愿地将自己囚禁在里面,画地为牢,让如花的生命在围墙里面残喘耗尽。
这几样建筑确实是徽派建筑里为女性而建的,从挖的第一锹土铺第一块砖头起,它就是带着鲜明的性别色彩,古徽州的文化和富余的财富搅拌融合在一起,承建起了这几样建筑,现在,都成了风雨古徽州的地面文物,有一种水落石出的触目。
都说女人是花,而它们——是数百年前高高抡起的葬花锄。